28 December 2007

無謂所謂興味

 我是被迫寫這篇的。

 在街上的觀察或是由生活中的觀察得以發先的少真相,或反應出多少事實,恐怕真的很難說得清楚。
 也許從一個角度看來現代的生活差異性是少了點,也就是說大多數的人過這滿類似的生活,消費相同的話題,接收一樣的資訊,溝通相同的語言。尤其是資訊發達的都會區域,人們使用相同的資訊情報構築共同的認知;倘若康德認知學為真,人唯認知世界上的事實是經由人所收集來的資訊而組成,這些不會反應事實的真,而是認知的真。換句話說:共同的情報資訊構築共有的生活經驗,那麼我們的生活也未免顯得單一且無聊。

 生活中的樂趣不少的部份是來自所擷取的資訊而成,交換資訊情報提供了不少生活樂趣,可惜的是或說危機是:如這些僅止於此,而缺乏更多的參與與製造的部份,那一種消費式的模型就不免會產生,落入這樣的模型中,新的快感及樂趣的提供元是垂直方向的供給,其他面向的事就好像不存在似的,只有新題材才帶這樣的快感,題材本身的內容空洞似乎便成了命定;資訊的豐富並不然指向全面性的廣度,也就是說不幸的資訊的豐富的現代,資訊提供的在於資訊本身,而比較不是資訊傳達。
 「更多的東西」會指稱為「更快給予的東西」。
 另外;由於生活中的刺激變得比較多,人們也就較習慣於一定程度的刺激,若刺激的快感可以得到樂趣,那對於快感就可能會像咖啡因,當咖啡因被需要時他會被需要的更多。

 在這樣的邏輯系統下:玩具不好玩是因為其不新鮮而不是其沒變化;或期待來的其他想法(面向)的樂趣。玩具(更廣義的玩具)不能滿足前述式的樂趣提供,且其可以提供的樂趣卻不被欣賞。相當可惜。
 是現代的玩具不夠玩。
 更叫人遺憾的是,其實還有許多的玩具是不被生活所看重的;當生活的價值在哪個面向上就受重視,玩具就容易被用同一個邏輯考慮。玩具能提供出來的想法再多,在這樣的情境下也不會被發覺出來,玩具的玩味就變少,很快的就膩了、乾了。相同的情形玩具的愛好者也會顯得孤單。
 今天在這個社會的羞於表達,原因看來頗為相同:提供不同的議題可能被譏為「怎麼跟大家不一樣!」、提供一個一樣的選擇則又可能譏為「能怎麼跟大家不一樣?」。也許說的是「時尚」,但表達的不就是流行,不就是你幹嘛我就幹嘛的活動,走出了這個框框可能被排擠的後果就可能必須承擔,「時尚」一詞掩飾的不過就是安穩的大眾品味。
 但,有更多的玩具能被提供出來嗎?答案看來是令人感到遺憾的,一個原因如前所說,可能出自於街上的觀察方法是得不到所謂真正真實的真相,他是片面的認識(如果全面性的「認識」是存在)。一如網路的萬能說明了他的不能:網路的資訊是那些願意投注金錢與願意投注時間的人所建架出來的,那些生活不在網路上的觀點視角是沒有被反應的,他能反應的是這些具有文字能力、感性能力、電腦能力、資金能力的結合,不善於這個方法表達的意見在這樣的一個世界彷彿就不曾存在,但他的實存是真實的,但無法在這樣的間架上被反應。

 好比「散步」的樂趣要如何反應?散步應該也有「達人」(抱歉這裡用了個日文的外來語)的存在吧!這個證明至少有關西地區一本名為散步達人的期刊,但這裡也不敢提出指稱這本期刊是反應真的散步樂趣,期刊反應了小旅遊的興味,但至於散步本身的空氣、消遣時間的趣味、踩在地面的坡度、鞋子與襪子的搭配、恰巧在休息點上的板凳、合乎骨質疏鬆70歲的阿媽的台階、等紅燈實前面小姐趣味的穿著、想起來又突然忘記的煩惱,這些都無法被報導,這個玩味太個人的問題是其一,而且也會有不知這也可以是玩味的認識差在。
 可以想像,若非同好對於類的趣味很不好溝通,考慮到對向、互相的品味!

 同好、玩具若不恰巧共存在同一個平面,這些趣味事無能被了解、認知,那這些這些未被認知的東西就會好像沒有發生過。
 未被認知的東西就是沒有的事。

1 意見:

Anonymous said...

Hello. This post is likeable, and your blog is very interesting, congratulations :-). I will add in my blogroll =). If possible gives a last there on my blog, it is about the Wireless, I hope you enjoy. The address is http://wireless-brasil.blogspot.com. A h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