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September 2008

剪不斷理還亂

 對於物件的收集癖是完全沒有辦法的!
 特別是對於那些具有某種位子的產品,我更是特別沒有辦法。

 最近一批的收集就是剪刀。

蒐集、收
 其一
 跟一個朋友不一樣,必較起來這個朋友是個很有意思的蒐集者,他收老件,十分的專一。「鄉愁式」的收藏是他的主力,以一種文藝復興的概念進行著。
 在他的收集組合中是能夠拼湊出那個他收集的癖好(品味)。
 這樣的收,不是光光喜歡這些東西帶來的氣氛就能把這件事作好,因為要收,他進一步的去了解、進一步的先收集資訊,再蒐東西,再看。不會東西看多了這個也要那個也想,不是把蒐藏心意的範圍圈出來,是更自己想要的搞得清晰明白,找出收的想法。

 其二
 收東西有另一個覺悟--
 這東西是沒有底的,這個世界上一定還有一件什麼東西是不在收藏列表中的,只能不斷的蒐,收藏才有可能比較完全點兒,但不會可能完整,不然樂趣就沒有了。(這一點跟買鞋一樣。)(有一樣嗎?誰告訴你的。)
 除非厭倦。


剪刀
 其一
 有右手人的剪刀、左手人的剪刀兩類。
 有專用剪刀、通用剪刀兩類。
 有文具廠的剪刀、打鐵鋪的剪刀兩類。
 有好用的剪刀、堪用的剪刀兩類。
 有有名印在書上的剪刀、不知名的剪刀兩類。
 有事務剪刀、勞作剪刀、工業用件刀等等……數類。
 有好看的剪刀、好用的剪刀兩類。

 其二
 剪刀有兩刃,單手操作的手工具。

 其三
 順手這件事情真的很難說。


剪刀收集
 其一
 Fiskars Classic No.8 Bent Scissors
 60's年FISKARS手工具廠設計生產的剪刀,是最具代表性的人因剪刀,這個每個人、每個設計師在每天生活中都能接觸到的設計很快的讓整個60's的設計師更加注意到人因在設計中所佔的比重的消長。在世人都已開始經厭倦包浩斯(Bauhaus)式材料概念設計的美感,這把剪刀的出現明顯的是開的一道明窗。(請不要在雞生蛋或蛋生雞的先後或因果關係中間鑽牛角間。)
 因為塑膠工業的進步也讓這把剪刀的產出更為理所當然。
 下圖中的剪刀是在一次出差泰國時在B2S買的,一樣的買了兩把。台灣好像找不到。

 其二
 下下圖是日本大廠KOKUYO的剪刀就很不一樣,設計纖細。設計纖細,平衡感,操作的感覺提供了不同於歐系剪刀的感覺。

 其三
 為了操作平衡與施力感,事務剪刀的柄長幾乎都等長於刃的長度。相當的趣味。



1 意見:

Wales & Hanao said...

真的照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