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R
A380
這些英文字母搭配幾個數字的文字記號,他們是在說明什麼,關心的人可能真的不那麼多,更何況“她們”不過就是滿地跑的,天上飛的大型機件。
幾天後有兩台機器,兩台象徵著夢的機器,至少對於部份的人們來說他們絕對是夢幻的首選的將會變成真的。
有趣的,這兩台具有特定意義的速度機器,不知何故相約在幾天後用上不同的形式登上舞台。
知道的人知道。
A380在幾次多年後的延遲交機,終於預計在做第一次的載客飛行,其將由雪梨飛回新加坡航空的所在地,新加坡,落地時間將會是新加坡當地時間26日。
2005 年4月27日在首次試飛成功完成後,卻因各型各色的原因導致至要在兩年半後才能將這個巨大的夢想、這個1.25倍(1)的大物變成真的東西。其中特別有一點是她在設計上利用比較大的單次運量以達到節能經濟的想法,而這個想法讓“飛”具當今普世價值觀上的魅力。但要一口氣做這最多可以搭載8百多人的單次飛行,在實際執行時,光是登機check in這些手續、耗時的計算使其合乎現實考量,飛行器硬體對於材料性能展現設計上的計算,光是幻想一下就知道她的可怕。試想:數學-計算-設計,這等的搭配組合就叫人頭皮發麻,還沒看到效果前,光是初步幻想出來的煩惱事就十分足了,再加上實際執行後會發生的困難,人為因素,天然因素,法律糾紛,真的不少。
今年其實只有一台A380會交機,預計明年增加到13台,後年產能步上軌道的25,在後年45等等、等等,趕上原來Boeing第一線產品747現在平均每年15台的交機數。
但最最贊的是如果將她漆成紅色的,她將會有一種飛在天上的Routemaster這樣的感覺。
不知道的人不知道。
這一代R36(應該會是)將於Tokyo Motorshow正式登上銷售市場的日期,一樣會是10月26日2007年,十分有趣的巧合。
╳ ╳ ╳
暫停一下,上一代的SKY LINE的GT-R line是R34。R34是車架的名稱,據說是玩車的人都以車架名稱稱乎且區分車跟車的不同,而不用每一代車都可能用會上一樣的名字而造成勿解記混淆。這個小知識,是我在玩二手車的弟弟告訴我的(2)。
╳ ╳ ╳
在2005年第一次面世到GT-R的概念車,外型設計上叫人甚是感動,其車頭幾合且難以理解的造型相當特別,或說是完全超乎想像,不同一般車輛設計上的分件,像是車燈設計的表現是轉向子葉板及引擎蓋上的,不單單向以往著重在撞風的區域,以上下或前後概念是的拉長展現很是令人驚艷。在隨後每年都有為其量產準備作設計修正的概念車或說prototype版本在各大車展展示,每次的修改讓這個設計更為精緻更多的細節呈現。
但GT-R之所以是GT-R,完全不是因為她是台設計美麗的雙門車,而是因為她是台放大的電玩,使用者完全可以用個人電腦做調教的改裝狂車。
但繁複設計的車頭撞風區實在讓人充滿遐想,尤其是現在每每在間諜照都為她戴上口罩的樣子。真的。
(1)比起其主要對手Boeing747-400在體積上大1.25倍;搭乘平面大1.5倍。
(2)二手資料,如有失誤,歡迎也感謝告知修正。
2 意見:
還有想知道的不知道、不想知道的偏偏知道
您好,生日快樂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