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來到三芝,參訪2006年蔡根(蔡懷國,以下簡稱蔡)為大趨勢展出所將準備的作品。在那裡蔡已將一些作品在其工作室及他所管理的小型美術館裝設起來,也許未達大趨勢那般純展出空間的完整的效果,但大致這批預設的展出作品的味道也能被嗅出一二。
就外觀上,蔡同時選擇了傳統上雕塑習慣使用的材料,木頭、石頭、金屬,其他也使用一些傢具或庭園家用的部份或零件。——這裡的文字無意將藝術成品再度回歸到他原始的樣貌或樣式1。實際面上,蔡在材料的選擇方面是使得他一直以來的雕塑與他人拉出一個間距,且在樣式上做出區隔。這樣的提示用意不在於暗示觀眾在蔡的雕塑中尋找這些元素(;如同我們不會討論繪畫中使用了哪一種品牌的顏料),在乎於他將這些東西再加工與其他的元件組合的意圖。傳統合法的雕塑中將其素材加工轉而寓意於其將表達的質地,肌膚質感,明暗,或像書法般的方向去向、等等、等等。也許蔡的雕塑還不算是完全逆向而行,卻也協助他對於材料的其他意見在他的雕塑裡再現出來。
一般而言蔡不刻意隱藏他所使用及引介的材料質地,材料還是以其自身出現;更明白的說就是:木頭還是可以以木頭自身出現,石頭還是以石頭自身出現。被整型過的木頭大多會以木料的樣子再現。木頭並不至於隱沒於最後整型的樣子,在作品中木料會物理性的支撐架構大多數的主體架構,當然也會在意義上的支撐大多數的作品。這樣的材料樣貌並未被刻意地隱藏;也因為這樣的處理的選擇,木質的材質是會被辨別出來。
蔡的雕塑往往利用了材料的特性或是形狀寄意於其上,表達這些雕塑品所表達的世界。像是木枝的使用,會被以樹枝的樣子表達自己,也有像水墨畫中的林木描寫,它是較趨於象徵性的、偶而取其盤據的形狀,暗喻著特別的有如盆栽景象,像是浮雲、或是輕盈的自然結構。雖然有著這些不同層次的利用,但材料的原貌或原意多未被扭曲,以至於還是得以或說易於被辨別指出;並且這樣的動作有助於了解到蔡的雕塑的表現。
另外,有個相當值得提到蔡所利用製作結合方法之一,就是「放置」。這讓每個材料元素得以以材料的量感能再度被確認。在“合法”的雕塑概念下「體、量」是個重要的命題,而蔡的作品中因為「放置」這個動作,讓被放置的組件在情感上及實質上都增加了量感︰在藝術化的過程中,這些由物質組成的精神物將自身轉成神話2,這樣藝術物(或說藝術品)相對於觀者,是有距離感的;它的「不可侵犯」——或是藝廊標示的「請勿碰觸」(笑)相對於放置擺放便產生了一個有趣的平衡。以作品來說被放置組立的元素是絕對的,但在被觀看的角度上被放置組立的元素卻沒有與作品的結合中被「固定」,這些元素自身產生了一種可變動的感覺,隨意移動,在觀者尚未在作品中尋得被放置組立的元素被遺置在那個定點的「觀點」之前,不可侵犯與游移的衝突感便顯得格外的有趣。
也因為元素物件是被放置在組立狀態中的作品,其物質是以重力錨定在現有狀態及位置的,這樣的關係使得元素物件能被了解它是可以被移動的,那樣只建立在一條鉛垂線上的組立關係,一旦有外力加諸或是重力被移除,移開任何一個條件,原初建構組成便被移開了。「放置」有別於榫接、有別於膠合、有別於其他結合方式,「放置」比較上是接合而不是結合。在藝術品其「固體狀態」的這個面向上是開了個小洞的,不「完全」。
藝術成品在被觀看時,多是處於共時3的狀態,它沒有時間的參數,它是以永恆或是以瞬時的概念存在;為期一個月的展覽,對觀眾來說,他並不會期望第一天與某一天的藝術成品會是不同的,他們期望的是無論何時觀看到的還是同一個東西4存在在同一個位置上。但倘若「放置」的動作稍稍的偏離了這樣的航道,讓這樣的契約會產生一點點的動搖,但大致上都還是離原地不遠就是了(笑)。
再回到質材上,又因蔡所慣用的技法——如文中提到的其中之一「放置」,材質是不做互相崁入,至多即較多的是接合的,蔡可以說幾乎完全無意將材質們攪和交融(blend)成一個「完成混色完成的色料混色」,他施作於作品上的動作比較類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後期印象派中的點描派的將原色料測量好數量安排好分布,再由觀者的眼睛做最後的調色完工;觀眾的眼睛在展場取代在工作室中藝術家的眼睛完成作品最後的整飾的工作。
此外,在這些作品中存在的這些類型的浮動與蔡在部份作品中經營的動勢也成為一個對應的樂趣、玩賞之處,雖然「放置」是有一定的不穩固因素,但它是安靜不發聲的,而在那些有語意或作勢的結構造型就嚷嚷許多,在觀看的經驗上可以為觀者提供一定的節奏感。
若撇開單一作品的各自意圖,無論是作品的軟硬體,蔡的雕塑提供許多對於雕塑藝術的切片。這就好比永字八法,如果把字拆開,五個筆畫的字也是有著八種書法用筆。側勒努趯策掠啄磔。 反之,蔡根的雕塑靜物也能藉由他所提供雕塑的片刻更能被了解玩味。
(本文同時載於蔡根靜物展畫冊)
1.藝術評論家羅生柏格曾經提到「將藝術品回歸到物質狀態是最魯莽的行為。
2.「神話」一詞是借用哲學辭彙,非指神話故事。意指以客體存在且無背負寓意。
3.「共時」係指藝術物在觀眾前呈現其全貌,不同於表演藝術,須在時間軸上完成的藝術。
4.也因為藝術家也有相同的期望,常常藝術品的加工或完工工續上,都會考慮到避免材料產生形變或質變,所以無酸材料,化學上安定的材料,變成藝術家使用及選擇材料的考量之一——不過前衛藝術活動(Avron Garde)以針對這樣的觀點做了很多探論,固在此不再為其他面向的討論多做贅述。
0 意見: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