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不願意承認,我還滿常買些還用不上的生活用具,僅管友人的症狀比起來不知道要嚴重幾倍。
幾天前和友人約了晚餐,赴約前做了些購物活動,進而耽擱了數分鐘時間遲了約會。購物內容為衣物,並不會被自己視為生活用具,所以不在討論範圍。
故事發生在晚餐之後:在走出排隊餐廳後不意外地,一向猶豫不決的搭當,因為無法決定接下來的活動,就在路旁邊站邊聊了一刻鐘,話題上就開始連累起清單上的人。
之後去做了世界上僅剩少數人才會做的CD採購。然後就在隔壁的咖啡廳(←這個詞怎麼會感覺這麼老氣,相當6、70年代,下次應該改用外來語「喫茶店」。)找了個位子坐了下來。話題轉換到些生活資訊交換,在話題中間我開始玩起當天採買來的玩具,將CD外包裝袋拆去,將那時無法播放聆聽的唱片摘起端詳了一陣,當從友人的話題中回神後,才又把唱片收好放回購物袋。
「我爸說現在這樣很好啊,很自由。」友人繼續話題。
沒多久我將相機(一般當然是數位相機)拿了出來,將上次友人錯過的聚會照片秀給他看,順便將聚會那天的狀況大致敘述、也加上評論。後來我們就開始玩起相機來了,而且我那天的包包裡還正好有個雲台(相機角架上那個可以動來動去的東西),就把那個相機接上那個東西充當臨時腳架,在昏暗照明不足的「喫茶店」繼續玩拍照遊戲。
這個雲台並不是莫名其妙地從小叮噹(兩千年後譯:多拉A夢)口袋拿出來的:它的來由是因為去年底採購了另一支腳架專為攝影機使用,藉機也將不太靈巧的相機雲台做個更換,所以原本腳架上配上的兩個分別不同用途的雲台就都被出清給網友,而後失去了它原來的兩個頭的腳架就處在無頭狀態長達數個月之久,直到年後這件事突然又被想到,於便我依當初自己的採購計畫再換購一支球形雲台,也就是當晚出現的那個。
這個故事的重點並不在為什麼雲台會在那天出現的來由,或是為什麼腳架會有長達是個月沒有雲台可用的效率不彰;雖然我擁有那隻腳架好久好久,但就算它有數個月沒有雲台安裝在上頭卻完全未能佔據個人的心思,更更重要的是其實依使用頻率來看,去年一年我只使用那隻腳一次。以一個工具一年當中只使用一次要說它是「備而不用」都還太過分。
雖然也還有三年前在Afternoon Tea買的數組刀叉還在抽屜中的包裝袋裡。
不過要就有得用還滿方便的。(能買新的應該更不錯吧!)
2 意見:
聽說您在上班了
是阿!阿。阿。阿。
Post a Comment